2008-03-12

教育領導者圖像

面對多元化的社會,及接踵而來的挑戰,校長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來應付,其領導圖像也逐漸明顯,從過去單向的權威式領導,轉化成多向網狀的學習性領導;現今的校長不再單單是個行政管理者,更身兼教育者與學習者的身分,其職責不再只是規劃學校的發展藍圖、制定學校的相關法則,而更擴大包含重視學生的學習需求、督促自我與教師的學習…等;易言之,校長所需要的專業能力愈來愈多,其要面對的不僅是升學率、學生學習需求、促進學校進步等問題,更要發展學校的本位特色。
然而,針對校長的領導與專業能力,不能忽視對其的檢核。
或許「評鑑」就發揮這樣的功能。但評鑑僅是對表現的評估,我認為最重要的應該還是事前「校長培育」的部分。

13 則留言:

Fashion Girl ── 孟慧 提到...

評鑑是門不可或缺的工作,但是也是累死人不償命的任務,但是對於校長的表現不得不評鑑之,畢竟一個學校的好壞就操之其手!

陳木金教授部落格 提到...

後現代的校長面對著去中心化的情境,必須能接受「異質化」及「多元化」的現象,培訓自己更高遠的心境及實力來辦好學校!

TONY 提到...

文中所說:「從過去單向的權威式領導,轉化成多向網狀的學習性領導」,現在世界趨於多元化,領導者也必須接受這種環境的改變。

showx2 提到...

我想~學校本位特色是提升學校競爭力的好方法,而此特色配合人性化的領導方式,便能以學生學習品質及全員更好的發展為依歸,如此,才能任憑時代洪流侵襲,而仍能達成學校的永續經營及發展......

Iris May 提到...

評鑑結果與實際表現的相關如何,可能也要考慮.

Unknown 提到...

Fullan有提到建議學校特色以及教學創新的重要性...可以去看看喔~~

空對華燈滅 提到...

有一句俗諺:『樹頭顧好不怕樹尾颳風』,除了用在健康保健上,也說明如果能在『教師培育』或『校長培育』的機制與內容上多下功夫,或許『評鑑』就可以少些了。

belleza 提到...

教育環境的複雜化,以及國外新興領導理論的引入,現今學校強調本位管理,並發展自我特色,這對偏遠學校來說更是重要,以盡量避免廢校。然而,校長的評鑑也很重要,這能促使校長更認真的辦學,不斷的精進。

Melody 提到...

我想校長培育與校長評鑑皆為推動教育品質改革中不可或缺之因素,透過校長評鑑可檢驗學校辦學不足之處,進而針對校長領導進行元素分析,反應校長缺乏的專業知識或技能,因而能不斷精進校長培育制度。

提到...

校長的「培育制度」與「評鑑制度」雖然有前後之實施時間點差異,卻具有相互呼應之效果。培育制度的提升不僅有助於培育校長領導的專業能力,同時也能確立評鑑制度的水平;評鑑制度的推展,不僅是對校長領導專也能力的檢核,同時也是激發學校不斷成長的動力,兩者可謂相輔相成。

啟航 提到...

評鑑的工作是必然的,但是我覺得還是需要因地制宜,切勿讓它成為學校、老師成為負擔。那就失去它所存在的意義了。

herobilly 提到...

我也認同校長培育制度的重要性,同時,或許也可搭配校長的認證制度實行。

yh 提到...

選對人才能做對的事,經由培訓選出適合擔任校長特質者,是很積極性的建議。